健康教育
您当前位置: 医院首页  >  健康教育  >  正文

健康新学期,别让流感“凑热闹”

发布者:发布时间:2023-03-01 阅读:

进入二月以来,气温有所回升,但春寒料峭,连日阴雨,又恰逢各级学生返校期等,人员流动性和聚集性较大。冬春季节是各类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除了新冠病毒,一些其他流感病毒也会攻击人体的呼吸道和肺部等,大家要做好预防,注意预防春季流感的发生。

一、关于春季流感

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发病率高,历史上在全世界引起多次暴发性流行,是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为单股、负链、分节段RNA病毒。根据核蛋白和基质蛋白不同,分为甲、乙、丙、丁四型。目前感染人的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中的H1N1H3N2亚型及乙型流感病毒中的VictoriaYamagata系。流感病毒对乙醇、碘伏、碘酊等常用消毒剂敏感,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条件下30分钟可灭活。

我省在2022年夏季出现了H3N2主导的夏季流行高峰,在人群中形成了一定的免疫屏障,进入冬季后,新冠的流行进一步限制了呼吸道病毒的传播,当前流感处于低水平流行,但是往年的监测数据显示,每年春季开学后,BVictoria系流感常常在学校引起较多的聚集性疫情,此外,新冠疫情尚未完全结束,学校仍然是流感和新冠叠加流行的高风险场所。

二、传染源

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

患者发病后1~7天有传染性,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

三、传播途径

流感主要以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为主,流感病毒在空气中大约存活半小时,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可感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等途径也可感染。在人群密集且封闭、通风不良的场所,流感也可能以气溶胶形式传播

四、易感人群

  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部分人群感染病毒后易发展为重症病例,应予以重视。

五、诱发因素

环境因素:

据中国疾控中心的研究发现,气候变量和纬度是与流感季节性特征相关性最强的因素;低温是北方地区冬季流感发生和年度周期性强度的预测因子,而南方地区春季的流感活动与降雨量有关。

个体因素:

具有基础慢性疾病、吸烟、因劳累、压力大导致的免疫力低下等都会导致更容易患流感。

六、主要症状

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前驱期有乏力症状,很快出现高热(可达39~40℃)、畏寒、寒战、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可伴或不伴鼻塞、流鼻涕、咽喉痛、干咳、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等局部症状。

流感病程通常为4~7天,少数患者咳嗽可能持续数周之久。有些轻型流感发热仅为轻或中度发热,全身及呼吸道症状都较轻,2~3天内可自我恢复或痊愈。少数免疫力低下人群发展为病毒性肺炎、脑炎甚至合并多脏器衰竭。

七、如何预防

1.尽量不要到人多的地方去,如超市,电影院,游乐场,实在要去这些地方,最好佩戴口罩。

2.要加强手的卫生消毒,饭前便后、接触东西之后要及时洗手,采取六步洗手法进行洗手。

3.加强锻炼身体,多晒太阳,劳逸结合。

4.多喝温开水,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它们富含多种维生素,可以提高身体的抵抗能力,有助于增强身体的体质,预防流感。

八、治疗

  流感患者大多为轻症病例,患者保持房间通风、充分休息;饮食注意多饮水,摄入易于消化和富有营养的食物,注意口、咽、鼻卫生,或经一般对症支持治疗,多数患者可于3-14天痊愈。出现以下症状则疑似重症病例,应及时就医:

1.呼吸困难或呼吸急促;

2.胸部或腹部持续疼痛或压力;

3.持续的头晕,疲劳,无法唤醒;

4.癫痫发作;

5.脱水;

6.严重肌肉疼痛;

7.退烧或咳嗽,但随后又复发或恶化;

8.慢性疾病恶化。

希望广大师生提高警惕,做好自我防护,以健康饱满的精神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江苏大学附职工医院 © 2015-2018 版权所有  苏ICP备150504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