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
您当前位置: 医院首页  >  健康教育  >  正文

浅析临床输液反应

发布者:jdzgyy发布时间:2017-05-24 阅读:

 

“吊瓶森林”:中国人的输液迷信

输液在医学上称之为静滴、静脉输液、静脉注射,俗称为“打点滴”、“吊针”、“吊水”等。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无吸收过程,生物利用度为100%。与口服药相比具有起效快、疗程短的特点,深受患者“青睐”。 有人用“吊瓶森林”来形容我国目前的输液现状。

为了尽快扭转我国输液现状,我国开始逐步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201671日起,全省二级以上医院(除儿童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到2016年底前,全省二级以上医院(除儿童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液。

为什么要停止门诊静脉输液?

输液起效快、疗程短,但不良反应也较多。常见的输液反应类型有如下几种:

1)热原反应:主要表现为输液过程中或输液后患者突然出现发冷,寒战,面色苍白,四肢冰冷,继之出现高热,体温可达40℃以上。严重时可伴有恶心、呕吐、头痛、四肢关节痛、皮肤灰白色、血压下降、休克甚至死亡。一般发生在输液开始后20min左右,也有发生在2-4h内,一般持续约0.5-1h

2)药物过敏反应:Ⅰ型变态反应典型表现是荨麻疹、支气管哮喘、血管性水肿、过敏性休克。Ⅱ型变态反应常见表现为溶血反应。Ⅲ型变态反应:多表现为血清病样反应,出现淋巴结肿大、关节水肿、支气管痉挛等。Ⅳ型变态反应:一般表现为炎症反应。如接触性皮炎、变应性脑炎及皮疹等。

3)细菌污染反应:被细菌或真菌污染的液体进入患者体内而引起的一种比热原反应更为严重的急性细菌性感染反应。症状轻者同热原反应,重者可出现败血症表现。有发热、寒颤、恶心、呕吐、皮下出血和休克等。

4)静脉炎

5)空气栓塞:空气进入输液管中再进入患者静脉内,如气体量少被血液吸收,量大则发生肺动脉分支气栓,此时出现胸闷、气促,严重的可致死。

发生输液反应的原因分析

1)药物因素

2)输液器材质量

3)输液操作因素

4)输液速度 :如果静脉点滴速度过快,对于体质虚弱和敏感患者也可能引发输液反应。 滴速过快可导致细菌内霉素在单位时间内积累超过阈值而引发热原反应。输液含K+Mg2+Ca2+等药物时,滴速过快可引起患者不适甚至病情恶化。

5)患者因素

6)气候因素:夏季气候炎热、空气湿度偏高时,药液易被微生物污染而引起输液反应。气候寒冷的季节,由于气温偏低,输入的药液与人体温差较大,可刺激血管,引起血管壁痉挛而出现寒颤、体温及血压升高,并可使患者对细菌内毒素更敏感而引发输液反应。

输液反应的预防措施

1)加强责任心,严把药物器具关。

2)环境空气的净化层流净化技术是提高输液配制环境空气的洁净度、保证输液质量的有效的途径。

3)严格无菌操作静脉输液操作过程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4)加强巡视输液中经常巡视观察可避免速度过快而发生的热原反应。

5)注意药物配伍禁忌,配伍后要观察药液是否变色、沉淀、浑浊。

6)根据患者病情及相关指南,酌情优先给予口服药物,减少静脉输液。做到“能吃药尽量不打针,能打针尽量不输液”。

输液反应的治疗

1)输液反应的治疗:临床上一旦发现输液反应立即停止输液,根据患者出现的临床症状,积极采取救治措施。保留剩余液体连同输液器送药检室做无菌检查和细菌内毒素检查。

2)细菌污染反应的处置:有的患者因输入瓶盖松动、瓶身有裂纹,输液器包装袋漏气等被细菌或真菌污染的输液引起输液反应,一旦发现立即停止输液,在对症救治的同时还应及时给予适当的抗菌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3)静脉炎的治疗:静脉炎发现早期可抬高患肢,局部热敷或50%硫酸镁、甘油、普鲁卡因湿敷。重者可用1%普鲁卡因加青霉素肢体周围环形封闭,并加用抗生素抗感染。

4)空气栓塞的处理:应立即将患者盂于左侧卧位,加速气体在右心室内溶于血流中而不进入肺动脉。

5)过敏反应的治疗:轻症病例应用抗组胺药物或激素治疗后能迅速好转。过于严重过敏反应尤其是过敏性休克者应立即抢救。

6)热原反应的治疗:发现患者出现热原反应要立即停止输液,予地塞米松静脉滴注/静注,或应用氢化可的松静滴,或予苯海拉明、氯苯那敏(扑尔敏)肌注。伴有呼吸困难者应予吸氧。烦躁不安者给予镇静剂。寒战者给予保温,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或退热治疗。山莨菪碱(654-2)是有效的治疗药物,静脉应用可迅速缓解热原反应。

7)严重过敏反应患者应立即抢救:立即停用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立即给予11000肾上腺素0. 5ml肌内注射或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10倍缓慢静脉注射;若未缓解,可于15-30min后重复给药,至病情缓解;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予氢化可地松或地塞米松加入5%葡萄糖40ml静脉注射,必要时1-3h后重复注射;扩容、给予血管活性药、抗组胺药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必要时需行气管插管做人工呼吸。

江苏大学附职工医院 © 2015-2018 版权所有  苏ICP备15050455号